指数资本
  • 指数文化
  • 投行案例
  • 投资案例
  • 指数思考
  • 指数交易
  • 联系指数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洞见变革趋势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探察产业价值


vol.22 AI小公司


AI应用盈利的本质是效率革命。

文 | 指数资本数据中心


在《最赚钱的AI小公司》系列前两篇,我们分别讨论了10款个人应用(点击阅读上篇)、12款音视频图像应用(点击阅读中篇)。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这是本系列最后一篇,分享9款增效工具:

1) AI编程 - Lovable

2) AI编程 - Stackblitz(Bolt.new)

3) AI编程 - Anysphere(CURSOR)

4) AI营销 - Conversion(Jasper AI)

5) AI招聘 - Mercor

6) AI电商 - Markable AI

7) AI会议 - Recall.ai

8) AI客服 - Chatbase

9) AI医疗 - Develop Health




Lovable - AI全栈工程师


2023年  瑞典斯德哥尔摩  15名员工

ARR:$1亿(2025年2月)


核心产品  AI全栈工程师,通过自然语言生成完整可部署的Web应用。与Supabase、GitHub等工具无缝集成。


主要用户  非专业程序员(中小开发者、团队、企业)


团队背景  Anton Osika从12岁开始编程,是斯德哥尔摩AI社区发起人,曾任CERN粒子物理研究员,联合创办Depict.ai(获2000万美元融资);Fabian Hedin首次创业时仅10岁,曾开发霍金计算机界面,参与SpaceX轮椅技术项目,擅长技术商业化。


数 读 Lovable


产品发布8个月,ARR突破1亿美元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2024年11月,产品发布后第8天,ARR达100万美元

2024年12月,ARR突破400万美元

 

2025年1月,ARR达1000万美元

 

2025年2月,月活用户50万,付费用户3万

日新增应用2.5万个

累计120万+应用通过 Lovable 构建

 

首月用户留存率85%(>ChatGPT)

付费用户续费率长期保持110%


2025年7月,用户量达230万

付费用户超18万

ARR突破1亿美元

成为收入增长速度的最新纪录保持者

已完成 3 轮融资,小投入、快产出

2024年10月,获680万欧元天使轮融资


2025年2月,获1500万美金Pre-A轮融资


2025年7月,获2亿美金A轮融资,估值达18亿美元



Lovable 做对了哪些事


01

开源社区驱动,「先社区、后商业」

首先通过开源项目GPT Engineer积累超5万GitHub星标,奠定了用户基础和口碑,形成忠实开发者社区,同时验证了技术可行性。


「先社区、后商业」路径,极大降低了获客成本,实现产品未出、声量先行。一系列Hackathon、论坛互动,持续强化用户参与感,使Lovable不仅是一个工具,更成为一个由用户共同塑造的生态。

02

极简设计,兼顾新手易用、老手可控

Lovable的产品设计极简,将复杂的软件工程流程抽象成单一的聊天接口;拒绝功能堆砌,核心流程控制在3步以内(描述需求-生成-发布)。同时,它保留了可视编辑等功能,让有经验的用户能精细操控。


因此Lovable兼顾新手易用性和老手可控性,极大拓宽了用户群。

03

敏捷迭代、持续训练,高速进化

Lovable践行MVP(最简可行产品)策略,即完成核心功能,快速上线后,由用户数据反哺模型优化,每周迭代改进,在2个月内完善了核心功能。


Lovable将互联网产品的敏捷迭代和 AI 模型的持续训练理念相结合,形成了高速进化的独特节奏,使 AI 代码从「看起来能用」变成「拿来就用」。

04

精准定位非开发者市场

创始人认为,未来软件开发瓶颈将从「谁会写代码」转向「谁知道写什么」。


Lovable将AI编码从「助手型工具」提升到「创作型平台」,将编程从「精英技能」变为「全民工具」,释放99%非技术人群的创造力,凭借全栈生成和可靠性在AI编程领域独树一帜。





Bolt - 基于浏览器的全栈开发工具


2017年成立  35名员工

ARR:$4000万(2025年3月)


核心产品  一款基于浏览器的AI全栈开发工具,用户通过自然语言描述即可自动生成、编辑并一键部署完整的前后端代码,无需本地环境配置,适合快速构建网页应用原型。能构建的不只是静态网页,而是包含前端、后端、数据库、部署等全链路的真实应用。


主要用户  具备创意但缺乏编码能力的群体、专业开发者


团队背景  创始人为早期共同创业伙伴,在线编程教育的创业经历让他们意识到:对初学者来说,搭建本地开发环境是一道巨大门槛。这个痛点促成了StackBlitz的诞生。

2024年10月,Bolt正式上线,建立在 StackBlitz 多年的技术积累之上。


数 读 Bolt


7年技术积累,一朝产品爆发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Bolt面世前,StackBlitz积累超300万开发者

覆盖2000+家公司

但ARR<100万美元


2024年12月,Bolt上线2个月,ARR达2000万美元


2025年3月,Bolt 与 Figma 打通

ARR翻倍至 4000万美元

注册用户破 300万,其中超 100万为月活用户

已有超 100万个网站通过Bolt部署上线


团队预测,2025年底ARR有望达1亿美元

已完成3轮融资

2022年4月,获79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

2024年11月,获A轮融资2200万美元

 

2025年1月,完成1.05亿美元B轮融资,估值7亿美元



Bolt 做对了哪些事


01

技术:长期深耕

7年沉淀的StackBlitz IDE 及WebContainers引擎实现100毫秒启动、离线运行和零云端依赖,彻底解决传统云端IDE的延迟与宕机问题。用户本地计算资源替代服务器,大幅降低运营成本。

02

定位:撬动「非开发者」亿万级市场

降低创造门槛,比优化现有流程更易开辟蓝海。Bolt 用户中67%为非开发者,包括产品经理、设计师、创业者。具备创意但缺乏编码能力的「软件创作者」,未来规模将远超传统开发者,Bolt已卡位这一变革的核心。


对专业开发者而言,Bolt 并非要替代传统 IDE,而是作为加速器和辅助工具,用于快速原型、前端开发、构建小型项目或内部工具。Bolt 尤其适合「新建项目」(greenfield projects),在初期完成90%的样板代码生成,再由工程师进入传统编辑器完成深度定制和优化,这种「人机协作」模式正变得越来越常见。

03

时机:把握大模型代码能力跃升红利

2023~2024年大模型代码能力跃升,使Bolt从「技术实验」变为「生产工具」。此前因模型能力不足,项目曾搁置,Sonnet的推出成为转折点。集成Anthropic Sonnet 3.5模型(20万token上下文),显著提升代码生成质量,使自然语言到生产级应用的转化成为可能。





CURSOR - AI代码编辑器


2021年成立  40~60名员工

ARR:$5亿(2025年6月)


核心产品  基于AI的现代化代码编辑器,结合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(NLP)和代码生成技术,能理解开发者意图并提供实时代码建议、错误修复和自动化功能。


主要用户  个人开发者、企业用户等


团队背景  4位创始人均来自MIT


数 读 CURSOR


ARR年增长率达9900%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2023年1月首个版本上线

2023年Q1,ARR50万美元(免费用户为主)

2023年末,ARR增至100万美金

 

2024年1月,日活用户达3万人

2024年4月 ,ARR达450万美金,Pro版订阅量激增

2024年末,ARR达1亿美元

创造了 SaaS 史上最快从千万到亿美元收入的纪录

年增长率高达 9900%

 

2025年初,用户超100万

其中约36万是付费订阅的个人开发者


2025年3月,ARR达3亿美元

截至 2025 年 6 月,ARR突破 5 亿美元大关

已完成4轮融资

2023年9月,获8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


2024年8月,获6000万美元A轮融资,估值达4亿美元


2024年12月,获1亿美元B轮融资,估值飙升至26亿美元


2025年6月获C轮融资,估值达99亿美元



CURSOR 做对了哪些事


01

切合市场需求,敢于赌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

CURSOR依托微软的VS Code,并对其进行了深度整合与「魔改」。传统开发者会利用插件拓展VSCode的功能,但大量插件往往会带来性能问题。CURSOR团队改进了VSCode底层代码,使各种AI模型高效协作,从而提升用户体验。


其核心亮点在于多行编辑、跨文件补全等独特功能,让开发者在编写代码时可以轻松实现多项操作,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延迟。

02

AI与软件开发的深度融合

与微软的GitHub Copilot等产品相比,CURSOR在代码生成的准确性和效率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,逐渐成为Stripe、Spotify等科技巨头的首选工具。2024年8月,特斯拉前AI总监Andrej Karpathy在X上连发数条推文,称其已经碾压式地超过了GitHub Copilot。


实际上,CURSOR和GitHub并非竞争关系,而是互补工具——GitHub是协作开发的基石,解决「代码存管与协作」问题;CURSOR是AI编程的先锋,解决「代码生成与效率」问题。


CURSOR的壁垒更多来自于围绕特定应用场景精心构建的「产品体验」和「集成工程」。其成功不仅是技术领先优势的体现,更代表了AI在软件开发领域深度融合的趋势。





Jasper AI - 全栈内容营销平台


2021年  美国旧金山  15名员工

ARR:$1.5亿(2023年) 


核心产品  Conversion初期定位为AI内容生成工具,主打SEO文章、广告文案等营销场景;

2022年更名为Jasper,从单一工具转型为全栈内容营销平台;

2023年推出Jasper API,支持与CMS、CRM系统集成,切入企业级工作流;

2024年发布Jasper for Business,提供定制化模型训练和数据分析面板


主要用户  个体创作者、中小商家


团队背景  由Dave Rogenmoser、Chris Hull和John Philip Morgan共同创立


数 读 Jasper AI


产品转型带来爆发

2022年工具转平台,用户量激增

营收突破7500万美元,付费用户超10万

多元化收入引擎 & 首创分佣模式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

Jasper AI 做对了哪些事
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01

将技术工具转化为「创作者经济基础设施」

通过佣金机制激励用户成为分销节点,形成「使用即推广」的增长飞轮。

02

轻量化技术栈 + 精准的场景封装

其轻量化技术栈(依赖OpenAI API)虽削弱了底层壁垒,但精准的场景封装与裂变设计,构建了难以复制的商业生态护城河。Jasper证明:技术壁垒不必源自底层模型,而是对垂直场景的深度适配。

03

降低创作门槛,实现「小白友好型专业输出」

实行技术产品化双轨策略。一是AI平民化,将复杂技术封装为「无按钮产品」,如博客生成器、对话优化器等;二是渐进式复杂化,从标准SaaS工具起步,逐步开放API、定制模型等高端服务。





Mercor - AI招聘平台


2023年1月  美国旧金山  15名员工

ARR:$7500万 


核心产品  AI驱动的全流程招聘平台。包括自动化简历筛选、候选人匹配、AI面试和薪酬管理,以提升招聘效率、减少人为偏见,同时推动「项目制+零工经济」的灵活用工模式。


雇主用自然语言描述,可在几秒钟内找到候选人,立即观看候选人的AI面试,并一键将其加入团队,实现简便的支付管理。


主要用户 跨国公司、AI实验室、远程工作团队及自由职业者,覆盖软件开发、法律、金融等多个领域,目前人才库中印度占比最大,美国次之


团队背景   三位00后创始人从14岁起一起合作,2023年,三人均获得「蒂尔奖学金」,选择从哈佛大学和乔治城大学辍学创业


数 读 Mercor


纯依靠口碑传播,100%留存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在20+个国家开展业务,平台拥有超46万求职者


收入平均月增长率达51%

ARR超7500万美元


2025年2月收入预计700万美元

利润100万美元


0销售团队,依靠口碑传播,留存率100%

已完成 3 轮融资

2024年1月,获3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

2024年9月,获3200万美元A轮融资


2025年2月,完成1亿美元B轮融资,估值达20亿美元



Mercor 做对了哪些事


01

垂直领域的数据闭环+双边网络效应

连接企业(OpenAI、车企等)与全球高端人才(46.8万求职者),每新增一方,均提升平台价值。通过持续积累的交易数据来训练和优化 AI 模型,形成正向循环。

02

从「工具提供」升级到「完整流程重塑」

Mercor 几乎将招聘的每个环节软件化,并极大提升效率。通过数据飞轮绑定企业、人才、模型训练方,从「招聘工具」到「人才生态」,成功完成了全链路、端到端流程重塑。





Markable AI - 创作者变现平台


2016年  美国西雅图  25名员工

ARR:$4000万(2023年) 


核心产品  一款集成多种功能的AI工具套件,帮助创作者在 Instagram、TikTok 等平台上实现内容变现。公司技术核心在于其视觉识别引擎,能精准识别视频与图像中的时尚商品,并实时匹配相似产品。


主要用户  中小创作者、品牌商


数 读 Markable AI


为创作者和品牌商两端带来巨大价值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双引擎收入模式,GMV破5亿美金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750+创作者用户,总GMV 5亿美元(2024年)

2023年收入4000万(2年增长20倍)

2024年接近收支平衡

2025年实现盈利



Markable AI 做对了哪些事
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01

差异化切入长尾市场,精准定位高价值场景

千亿级创作者经济中,中小创作者缺乏高效工具,Markable AI覆盖该长尾增量市场。同时,避免泛化AI能力,聚焦「可量化商业结果」的领域,如切入创作者变现效率。

02

专利驱动的视觉AI识别+实时推荐引擎,

「一键下单」简化决策链路

通过AI图像/视频识别技术,精准定位画面中的时尚单品,并实时生成相似商品推荐,支持「边看边买」场景。其核心技术已获得美国及日本多项专利,识别准确率与响应速度领先行业。


同时,可动态适配长短视频、直播、图片等多媒介形式,覆盖电视节目、电影、社交媒体等场景,实现跨平台商品匹配。

03

商业模式与客户成功绑定

采用佣金分成模式,使收入与客户GMV增长直接挂钩,形成正向循环。

04

最小化启动成本,最大化人效

保持小团队,通过AI自动化替代低效流程。

05

数据壁垒构建护城河

积累垂直场景数据(如时尚商品库),优化推荐算法,转化率3倍于行业。

06

生态合作>单点突破

联合平台方(如TikTok)、品牌方共建生态。





Recall.ai – AI会议转录


2021年  美国旧金山  25名员工

ARR:$1000万 


核心产品  提供企业级会议自动化API平台,可以访问Zoom、Google Meet、Microsoft Team等主流视频会议软件上的数据,实时解析视频和音频、显示参会者信息、总结每个人的发言、记录屏幕共享内容。


主要用户  企业


团队背景  由David Gu(CEO)和Amanda Zhu(联合创始人)创立,解决企业从视频会议平台(如Zoom、Teams)获取原始音视频数据的技术难题,避免企业自建基础设施的高成本



数 读 Recall.ai


已完成1轮融资

2023年1月,完成27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



Recall.ai 做对了哪些事


01

垂直场景的深度挖掘

避开大厂赛道,没有泛泛做语音转录(如Otter.ai),而是聚焦企业会议后的数据价值挖掘,解决销售、产品团队「开完会信息就消失」的痛点。

02

技术变现路径清晰

早期提供基础转录(工具属性),后期通过 「分析API」 让企业自定义数据流(如把会议情绪分析接入内部BI系统),形成粘性。

03

精准的GTM(Go-To-Market)

寄生增长,如直接集成Zoom/Teams应用商店,企业用户开会时「无感激活」,降低获客成本。

04

数据飞轮效应

越用越聪明,企业客户的使用数据持续优化行业术语识别,形成护城河。同时,通过分析高频搜索词,推出「自动生成会议重点片段」功能,提升续费率。





Chatbase - 全栈AI代理平台


2023年成立  3名员工

ARR:$600万(2025年4月)


核心产品  Chatbase以需求为导向敏捷进化,产品经历了从工具到平台、从应答到执行的重要转型。

① 早期以「PDF版ChatGPT」意外引爆传播,首周即获400美元MRR

② 竞品涌现后,迅速转向企业客服代理平台,切入电商、医疗、金融等高价值场景

③ 2025年推出Actionable AI,实现「语言理解+业务执行」,升级为全栈AI代理平台


主要用户  个体创作者、小微商家、企业用户


团队背景  创始人Yasser Elsaid(埃及籍)曾实习于Meta、Tesla、BlackBerry,具备扎实的技术背景与硅谷视野


数 读 Chatbase


企业客户年续费率85%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 2年内服务超9000家企业

90%为中小企业(如电商独立站、教育SaaS)


企业客户年续费率85%,免费版转化率13%(行业均值8%)


获客成本(CAC)<$50,远低于行业均值($300+)


客户生命周期(LTV)>$2,400(企业客户平均留存24个月)


LTV/CAC比值>48,远超健康阈值


毛利率75%,行业平均45%~60%


2025年投入2000万美元拉新,目标2万企业



Chatbase 做对了哪些事


31家最赚钱的AI小公司_增效工具篇

01

专注细分场景的「执行闭环

通用AI助手(如ChatGPT)已免费化,需通过深度业务流程嵌入创造价值,例如将AI从「回答问题」升级为「执行工单」。

02

避开红海,创造新需求,差异化竞争

将技术轻量化与场景标准化结合,通过企业工作流集成实现「功能即服务」(FaaS),避免陷入纯工具竞争。

03

以PLG(产品驱动增长)对抗巨头

一方面,发挥小团队敏捷性,让用户通过自助试用快速体验核心价值。Chatbase官网无需销售介入,用户上传文档后10分钟即可体验价值;


另一方面,技术栈轻量化:优先使用Supabase、Vercel等低成本开源设施,Chatbase初期仅需$29/月的Supabase套餐支持数千用户。

04

AI应用盈利的本质是效率革命

① 产品效率:60天上线MVP,持续领先行业半年以上迭代;

② 运营效率:3人团队服务9000家企业,支撑600万美元ARR,人效达行业均值10倍以上;

③ 资本效率:拒绝融资依赖产品现金流,LTV/CAC比值达48倍。

05

从「痛点空白」切入,而非技术亮点

避免追逐「多模态」「情感计算」等技术概念,聚焦具体场景中的效率洼地。例如早期直击「ChatGPT无法读PDF」的简单痛点,快速验证需求。

06

延迟融资,优先验证

在PMF未明确前,避免融资导致的估值压力。同时,用草根营销(SEO、社区)替代付费广告,控制获客成本。「小成本启动-正反馈-加大投入」路径成功。





Develop Health - 药物获取平台


2022年  美国旧金山  5名员工

ARR:$600万


核心产品  利用生成式 AI 和自动化技术,帮助医疗机构和医生快速完成药品的保险覆盖验证、事前授权申请和临床资格评估,显著减少行政工作量,加快患者用药速度。


主要用户   医疗机构、医生



Develop Health 做对了哪些事



01

精准切入高价值痛点领域

医疗预授权流程涉及大量重复性文书工作,行政成本高,医院为处理PA需专设部门,年耗资超72亿美元,传统方式效率低下且易出错。Develop Health聚焦这一细分场景,通过AI自动化填写表格、智能推荐护理计划,直接解决医疗机构的核心痛点,满足刚性需求。

02

技术架构的差异化优势

① 动态学习与因果推理:采用时空卷积网络(TCN)分析患者历史数据,结合因果推理引擎区分相关性干扰(如社会经济因素对治疗决策的影响),提升护理建议的准确性;


② 多模态数据整合能力:突破单一病历数据的局限,整合影像、基因组、可穿戴设备数据,构建动态患者画像。

03

极简团队结构

创始团队兼具医疗与AI背景,避免冗余分工,快速迭代产品。小团队能灵活应对需求变化,如疫情期间紧急开发远程预授权模块。




1

END

1



Copyright © 指数资本 京ICP备1104606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8324号